2013-12-16
教育部長蔣偉寧鼓勵亞大找國外績優名校合作;「中亞聯大」將找美國名校合作,為教育創新而努力!

圖說:蔣偉寧部長以「臺灣高等教育的改革藍圖」為題演講。
|
教育部長蔣偉寧今(16日)天在亞洲大學(Asia University, Taiwan)所舉辦的2013高等教育論壇中,鼓勵亞洲大學能找國外績優名校合作,在亞洲大學設立分校、學院或學位學程,落實馬總統自由經濟示範區規劃中「教育創新」方案。亞洲大學創辦人蔡長海回應說,亞洲大學與中國醫藥大學已結盟為「中亞聯大」,計畫將以中亞聯大名義與美國名校合作,希望能在台成立分校、學院或學位學程而努力。
蔣偉寧部長以「臺灣高等教育的改革藍圖」為題指出,馬總統決定將教育創新列入自由經濟示範區規劃方案,讓教育有更多創新作法,如境外大學可在台灣辦分校等,希望透過合作,提昇台灣高教品質,使高教國際化,進而全球攬才,台灣學術能世界移動及國際輸出,蔣部長說,亞洲大學創校才13年,常看到不斷投入與創新,就可找外國大學合作。
亞洲大學與遠見雜誌今(16日)天舉辦「2013高等教育論壇」,以「重造高教生態系統,創新教育價值」為題,邀請教育部長蔣偉寧、香港城市大學校長郭位、遠見雜誌創辦人高希均、亞洲大學創辦人蔡長海、校長蔡進發、台達集團創辦人鄭崇華等人與會座談。
「一個國家,除了科學、民主,還應該要有經濟、教育,才能強國、立國!」,高希均博士強調: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,因為教育落後,而社會進步的。因為教育支出過多,而財政破產的。因為教育屬於少數人,而社會是安定的。因為教育受到管制,會有創造力的。因為個人不受教育,能活得有尊嚴的。因為不重視教育,孩子就有未來的。他說,教育是一項很重要的投資,孩子上學的微笑,是天使微笑。高希均博士告訴蔣部長,上述論點是講給部長聽的,蔣部長回應說:「高博士的這番話,不只是講給我聽,也要講給馬總統聽!」

圖說:亞洲大學高教論壇合照。
|
香港城市大學校長郭位指出兩個問題,一是台灣的碩士、博士在全世界比例算高,但台灣為何沒有創新?其次,為何台灣人很用功讀書考試,但對經濟及國家進步卻沒有多大幫助?原因是台灣讀書的人很多,但沒有用心熟讀,應該用思考、判斷去讀透。
郭校長說,台灣社會太複雜,好像人人都是專家,但術業有專攻,應要簡單化,相信專業。他舉例說,有人指大學排名不重要,辦好大學才重要。但是大學辦好了,排名自然會好,很簡單不複雜。亞洲大學創辦人蔡長海說,上星期英國泰晤士報公布,全球金磚五國及新興經濟體共23個國家大學排名,中國醫藥大學是全球排名第36名,亞洲大學是第53名。全台21所大學入榜百大,中國醫藥大學是全台第6名,亞洲大學是第10名,就是呼應郭校長的說法。
台達集團董事長鄭崇華指出,台灣的教育似乎只重視考試,而忽略學生是否理解,這種用背的考試,是在抹煞創新。為人師者不是在教考試,而是應教理解與應用。

圖說:清華大學劉炯朗講座教授(左一)主持亞洲大學高教論壇,與會貴賓有教育部長蔣偉寧(中、香港城市大學校長郭位(右二)、台達集團創辦人鄭崇華(右一)及亞洲大學校長蔡進發(左二)。
|

圖說:亞洲大學高教論壇。
|
|
|